我夢想的客廳,經過我和老婆三年的存款、兩次鐵匠因為趕六輕的案子而停工
、一次與木匠的工期週旋失敗,歷時近八個月,僅僅的15坪終於在 2006年4月間完成
規畫的過程之中,我和老婆參考了許多雜誌與討論,定義了明亮與極簡的風格
在一次停駐在五金行門口前,我倆的默契,讓我們幸運的找到在地的木匠工頭
聽說小敏也正在為他們的愛巢裝潢煩惱,於是興起一個念頭,把我們精心設計的客廳
拍攝成輯供他們參考,也跟還沒有空來訪的朋友們分享我們的喜悅。
外觀:
加蓋前,爸媽一直擔心是否會影響原本的建築物外觀,因此也曾經試著以影像合成模擬房子的外觀
事實證明,人算不如天算,在以磚塊加蓋不易與原結構密合的顧慮下,改採用日式組合屋方式
外觀也因為材質的差異性,完全不同。還好,完成後,還算與原建築物搭配。
概觀:(南面與東面)
以鄉居色的平光乳膠水泥漆為牆面基礎,搭配蜜桃色立體天花板
下牆面我們保留了原本大理石柱的圍牆,內外貼上強化玻璃,兼具採光與透視感的特殊效果
晴朗的午後,慵懶的坐在淺碎花石英磚的地板上,還可以看到屋外綠油油的稻田喔
水族箱的吊燈是我自己用垃圾桶、電線導管、米糕杯做的,還可以吧?
電視牆廚櫃裝上鹵素崁燈,裡面也擺上多年來旅遊的紀念品,和我們珍貴的回憶...
音響櫃也考慮到我十幾年的古董喇吧,連後置環繞、重低音的訊號線都預先埋管
完工了兩個月,終於忍痛買下多年來夢想的 42" LCD 電視 (西面)
客廳的北面,也滿足了老婆夢想的開放式廚房,雪白鏡面處理、掛牆無腳的廚櫃設計方便拖地
流理台的璧面採用白底烤漆強化玻璃,簡潔乾淨
平面式的黑晶爐容易擦拭也美觀,但是加熱很慢,喜歡大火快炒的人要多考慮
從另一個角度看餐廳與廚房。微波爐電器櫃的設計,是跟老婆大人最爭議的地方
施工前,以寬度縮減作為妥協,結果證明,果然太小了,不過...
老婆巧妙的把餐桌橫放,卻意外大大增加了往沙發區的動線與餐廳的活動空間
北面那扇瓷磚牆面是保留原本陽台的外牆,竟然跟冰箱與廚具把手顏色巧妙的配在一起了
客廳電視牆的後面,規劃了一個書房空間,靠近陽台西面開了一扇圓拱型大窗戶
同樣也是裝設極簡的不透光捲簾,可以根據心情或閱讀需要,決定放多少陽光進來
書桌區要有淺書架避免壓迫感,下面也可以裝日光燈,充足照明。
每個座位與客廳音響、餐桌都預留了網路插孔,以便未來的擴充。
孩子書桌旁的櫥窗是精緻玩具專櫃,右圖是通往陽台曬衣區的落地窗
希望夏天傍晚可以坐在餐桌旁喝咖啡,同時看到夕陽...
天花板的特寫是說明注重明亮感的我們,不僅多加利用了省電崁燈為主要照明
也在立體層板之間都加裝三波長的日光燈管,大量的創造了柔和的反射光源,兩者選擇開啟
後來算了一下,一共有18支40w日光燈,18支23w省電崁燈,4支50w鹵素崁燈
廚櫃的空間利用也非常重視,兩面的DVD活動櫃,應該夠用我再放個十年吧
預留兩個落地的櫥櫃,把吸塵器或電風扇拖拉或放進去都很方便喔
超喜歡洗衣服的我 (只限用洗衣機洗,非手洗 ^^|||) 非常重視曬衣空間,洗衣台下設非密閉的廚櫃放洗衣精
原有與採光罩上新設的冷氣室外機,不惜重資,以美洲檜木做成圍籠掩飾起來,中間有櫃子放洗衣架
與採光罩結合的四排橫桿,不僅晾衣順手,也足夠掛上跟我三弟兩家子的衣服
站在陽台向南望去,可以看見自家工廠花園那兩行楓樹,拍攝時下過一場雨
初夏的楓葉,顯得特別翠綠...
最左邊那盆九層塔,是老婆拿手義大利麵的重點配料來源
我的書桌座位右後角,開了一個角窗,不僅採光,也可以掌握工廠全貌
唯有雨後窗櫺上,似乎還附著一滴滴的思念...
介紹完了,希望大家有夢都可以踏實完成,也歡迎有機會來我家喝咖啡,看個片子...
費用參考:
室內木工裝潢約28.5萬 (先前一家的估計是38萬),室外木工裝潢約2萬
頂樓加蓋鋼樑結構約12萬,優墅氣密窗22萬 (爸媽贊助)
日式組合屋外牆約15萬,紐西蘭鋼瓦與兩道隔熱屋頂約12萬 (爸媽贊助)
水電工程5.5萬,拋光石英磚7.5萬,陽台採光罩3.5萬
櫻花廚具10.5萬,冷氣9.5萬,玻璃3.5萬,窗簾2.2萬
沙發、餐桌等可移動家具皆是台北舊家搬回來的